(来源:廊坊日报)
转自:廊坊日报
廊坊市中医医院肺病科主治中医师 冷锋
中医视角看吸烟之毒:
损伤肺气,耗伤肺阴:肺为娇脏,喜润恶燥。烟草辛热燥烈,烟雾直接熏灼肺脏,耗伤肺气(卫外功能下降,易感冒、气喘),灼伤肺阴(导致干咳无痰、口干咽燥、声音嘶哑)。
痰浊内生,阻塞气机:烟雾阻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,导致水液代谢失常,凝聚成痰(较稠、色黄)。痰浊阻塞气道,引起咳嗽、咯痰、胸闷、气短。
累及他脏,整体失衡。
伤脾胃:“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贮痰之器。”肺病及脾,影响脾的运化功能,导致食欲不振、腹胀、乏力、舌苔厚腻。
伤心神: 心主神明,长期吸烟扰乱心神,可致心烦、失眠、多梦、焦虑不安。尼古丁的成瘾性在中医看来也是一种“毒邪”扰神。
耗肾精:肾主纳气,肺气久虚,久病及肾,导致肾不纳气,出现动则气喘、腰膝酸软、耳鸣等早衰症状。肾精亏虚也影响生殖功能。
展开剩余70%瘀血内生:烟毒入血,煎灼津液,煎熬血液,导致血液较稠、运行不畅,继而形成瘀血。瘀血是许多慢性病(如心脑血管病、肿瘤等)的重要病理基础。
毒邪内蕴,百病之源:现代医学已知的数千种有害化学物质,在中医理论中皆属“毒邪”。长期吸烟导致毒邪深伏体内,成为多种慢性疾病(如肺癌、慢阻肺、冠心病、中风)的重要诱因。
中医视角看戒烟之利:
培补正气,增强卫外:戒烟后,肺气得以恢复,卫外功能增强,不易感受外邪(感冒减少),精力体力提升。
清肺润燥,气道通畅:停止烟毒熏灼,肺阴得以滋养,燥咳、咽干等症状缓解,呼吸变得顺畅。
健脾祛湿,运化得健:脾胃功能改善,食欲增加,消化吸收好转,湿浊减少,舌苔变薄。
安神定志,情志舒畅:心神不再受烟毒和成瘾性困扰,睡眠质量提高,情绪趋于稳定平和。
滋肾固本,延缓衰老:减少肾精耗损,有助于改善腰膝酸软、精力不济等早衰症状。
通调血脉,预防瘀滞,气血运行更为通畅,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。
排毒减负,身心清净:停止摄入外源性毒邪,减轻身体代谢负担,整体状态焕然一新,面色、口气、体味改善。
中医智慧助您戒烟:
辨证论治,个体化方案:
中医师会根据您的体质(气虚、阴虚、痰湿、气郁等)和戒烟过程中的具体不适症状(如烦躁、失眠、咳嗽等),开具个性化中药方剂(如养阴清肺、健脾化痰、疏肝解郁、安神定志等方剂),助您调理身体、减轻戒断反应、巩固戒烟效果。
特色疗法,辅助调治。
针灸/耳穴压豆:刺激特定穴位(如甜美穴、肺俞、心俞、神门、内关、足三里等),能有效抑制吸烟欲望、缓解焦虑烦躁、改善睡眠、调节脏腑功能。
穴位按摩:学习简单的穴位(如合谷、内关、太冲)自我按摩方法,在烟瘾发作时进行按压,有助于平复情绪。
饮食调养:推荐清肺润燥、生津止渴、健脾化痰的食物(如梨、百合、银耳、山药、白萝卜、莲藕、枇杷等),避免辛辣、油腻的食物。
传统功法:练习太极拳、八段锦、五禽戏等,有助于调畅气机、宁心安神、增强体质、转移注意力,培养健康生活习惯。
情志调摄,修心养性。
强调戒烟是“养心”的过程。鼓励培养平和心态,学习应对压力的健康方法(如冥想、深呼吸、倾诉、培养兴趣爱好)。
认识到烟瘾是“心瘾”,通过中医的修身养性理念来增强意志力。
发布于:北京市杨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