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暑一到,空气像拧不干的抹布,浑身黏腻不说,还总觉得累、没胃口 —— 这都是 “湿邪” 在作祟。中医认为,大暑是全年湿气最重的时节,也是祛湿排毒的黄金期,用好这几个方法,比吃多少祛湿药都管用。
一、艾灸 3 个穴,给身体 “烘烘湿气”
艾灸是祛湿的 “老伙计”,大暑天阳气最盛,艾灸能借天之阳气补人体阳气,像给身体开了 “烘干机”。这 3 个穴位尤其管用:
1. 足三里:膝盖下 3 指,胫骨外侧。被称为 “长寿穴”,艾灸 10 分钟能健脾,脾好了才能运化水湿,湿气自然少。我妈每周灸 3 次,之前总犯的小腿肿,现在到傍晚都不明显了。
2. 阴陵泉:小腿内侧,膝盖下方凹陷处。这是祛湿 “主力穴”,艾灸时会觉得温热感往脚底窜,灸 5 分钟就会微微出汗,湿气重的人灸完第二天,舌苔厚腻感会减轻。
3. 中脘穴:肚脐上 4 指,胃的位置。夏天贪凉吃冰多,脾胃容易被湿困,艾灸中脘能温胃化湿,灸完肚子暖暖的,吃饭都香了。
展开剩余64%艾灸时间选上午 9-11 点(脾经当令),每次 15 分钟就行,别超过 20 分钟,不然容易上火。怕烟大的话用艾灸盒,隔着薄毛巾灸,方便又安全。
二、艾叶生姜泡脚,逼出深层湿气
大暑天泡脚?很多人觉得会更热,其实错了。睡前用 40℃左右的热水泡脚 20 分钟,能让湿气随汗排出,晚上睡得更沉。试试这个配方:
干艾叶 15g + 生姜 3 片(拍碎),加水煮 10 分钟,放温后倒盆里,水深没过脚踝就行。艾叶能散寒除湿,生姜能温通经络,泡到后背微微出汗就停,别泡到大汗淋漓,以免伤气。
我之前总觉得脚底板黏糊糊的,泡了一周后,脚底干爽多了,连带着早上起来嗓子也不那么黏了。泡完别马上吹空调,擦干脚后搓搓涌泉穴(脚心凹陷处),祛湿效果翻倍。
三、红豆薏米水别乱喝,这 3 点做错白搭
红豆薏米水是祛湿 “网红”,但很多人喝了没用,问题出在细节上:
1. 红豆要选赤小豆:普通红豆是补血的,赤小豆才是利水祛湿的,买时看清楚,颗粒细长的才是赤小豆。
2. 薏米必须炒:生薏米性寒,直接煮水喝,湿气没去成,反而伤脾胃。把薏米放无油锅里炒到微黄,有焦香就可以了,健脾又不寒。
3. 别天天喝:一周喝 3 次足够,喝多了会让身体过燥。可以加 2 颗红枣中和口感,湿气重的人喝两天,就会觉得大便成形了(湿气重的人大便容易粘马桶)。
大暑祛湿关键在 “温”,不能靠冰饮、空调 硬抗”,而是用艾灸、泡脚、食疗这些温和的方法,让身体自己动起来排湿。就像晒被子要趁大太阳,祛湿也要借大暑的阳气,效果才好。
你身上有哪些湿气重的表现?是舌苔、大便粘,还是总觉得累?评论区说说,我来帮你看看该侧重哪个方法~ 觉得有用就点赞收藏,转发给总喊 “夏天太难受” 的朋友吧!
发布于:河南省杨帆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